AOFA.TW

觀察者藝文田野檔案庫ART LAB實驗

素材及物質

文 | LEWIS GESNER美國多媒材實驗藝術家,近四十年聚焦在聲響發展的可能性,作品常以行為藝術、音樂/樂音與寫作呈現,擁有視覺藝術與英國文學碩士文憑。多元經驗與高度實驗性作品經常走在藝術的前端。現居高雄。 Lewis Gesner is an artist, writer and performer who uses a variety of mediums in his work, in keeping with his philosophy. He is from America but now lives in Taiwan with his wife and children. He has exhibited broadly, including venues in Taiwan.

Read in English

「素材(material)」這詞在藝術領域中大量被採用,除了表述媒介[1] 的範疇之外,也簡單描述構成一品項的物理物質。識別某物是由什麼做成的,應屬一項單純工作,但我們老是描述一種類似關係、暗示性的可能性。

「展現」(manifest),即事物如何被製成、存於世以及它採用的形式,意味一種形式與組成物質不可分割的關聯。在這個情況下,我們的世界成為一種媒介,且我們的向度隨之而生。「展現」也可以只有「出現」的意思,但素材暗示了「構成」或化學成分。這裡頭也有一種複雜性,即實際上每個字面或實際意義中,都含有一種隱喻。我們透過意義、藉由比較程度相似的事物,發展出自己的理解。

例如「愛是一朵玫瑰」——玫瑰是物件,愛不是,但它們共享了一些易碎和美的想像性本質,甚至是延伸自個人經驗的其他特性。所以這種非具體的含義,並非一定準確可靠。若我們定義一件藝術品的素材或媒材是「木材」,是否我們就能想像從這件作品中找到、評議「木材」這種物質的所有特性呢?當然不是。選用木材可能沒什麼其他原因,只是因為藝術家習慣使用。對我來說這是一種重大崩毀,牴觸了藝術應有能力主張的整體性。基本上這是一項起因的結果,不受墮落的第三方——藝術家影響。就某種意義來說,藝術家應是創作本身附身的媒介。對藝術品構成素材(物質)的選擇,有可能成為對藝術品的某種污染。

在藝術及相關領域中,每個人都用「藝術媒材」這個詞彙或其他語言的相似詞彙。它代表你可以預期從隨便一家藝術商店中找到製造藝術的貨品,意味著你可以預期一件藝術品的組成。以前就有企圖處理這類預期侷限的藝術運動,例如 1970 年代義大利的「貧窮藝術(Arte Povera)」,藝術家用簡陋或類建材的貨品做藝術。但這些所有作為,仍只是強調貨品的侷限及非關係性。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場藝術運動其實不怎麼基進,它只是擴展藝術能接受的貨品範疇,然而形式與物質的斷裂問題仍在。

自從脫離教會和貴族的資助後,西方藝術一直在空虛中掙扎。這種掙扎已傳播至全球且持續存在。為了將藝術救回生存軌道上,有一項簡單的補救措施,即我們應該思考用「物質」(matter)及其同義詞取代「素材」(material)作為所有藝術語言的詞彙及原則。Matter 涵括所有 substances 以及所有具物理性質及量體的事物,且 matter 亦有題目或問題之意,在藝術脈絡中它代表 substance 及其運用是一種不可分割的整體。它將消滅轉譯(rendering),把轉譯留給教會和貴族的聖像畫和肖像畫;它代表了你可以藉由允許它們採取的形式,去探索你的 substances。它將解放 matter、藝術以及藝術家。再加上「低等意識(無計畫、忘卻所學、無技能)」的配套方案,直接處理最浩瀚範圍的 substance,而不去在你的概念中強加一條應導引至未來藝術的路。


[1] 媒介(medium)這個字也意味著某事物的「穿透」,例如通靈人或薩滿召來的靈魂。

(fiona cheng 譯)

Share This:

  • Save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社群分享

MEDIUM

MEDIUM

FACEBOOK

FACEBOOK

YOUTUBE

YOUTUBE

近期文章

AOFA.TW |連絡我們關於我們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